2015年8月3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文件指出,2015-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于3000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這無疑是未來五年內配電網市場中的大蛋糕了。
對于政府層面來講,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是建設基礎設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以此拉動投資、帶動制造業水平提升是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最直接的目的。那么眾多直接面對市場和擔負就業壓力的電力民營企業能否從中獲益?為此,記者日前專訪了優秀青年企業家浙江南德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玨珺先生,戴總針對《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發表了自己如下觀點。
南德電氣戴玨珺認為,配電網自動化市場前景可觀,雖然市場獲益的主體是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但是眾多民營中小型企業也會因此受益。配網建設改造除了基礎建設費用投資外,大部分費用是用在技術成熟、少維護、低損耗、小型化、具備可擴展功能的設備和設施投資上,這些領域目前是國企央企和大型民營企業的傳統優勢領域,中小微企業一方面為他們提供配套,另一方面在一些細分領域為配電網建設提供裝備,從而也能成為接下來的收益群體之一。
戴玨珺認為強化配電網統一規劃,有利于從全局統籌城鄉配電網發展步伐,健全配電網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標準體系的建立有利于快速推進配電網建設改造步伐,引導企業投資導向和技術革新方向。而在標準體系健全的道路上應當考慮把重點放在規范市場競爭的建立與維護上,準入門檻不能為國企央企“量身定制”,應當讓更多有生命力、科技型中小企業有機會參與到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分食這塊大蛋糕,并在受益與良性競爭中驅動新一輪的創新。
戴玨珺還認為國家希望通過配網統一升級規劃,有計劃地加大對邊遠山區和貧困地區的配電網建設力度是必然的趨勢。而相關地區配網基礎的薄弱現狀,就給節能先進型的配電設備創造了市場供給的可能性和想像空間,這也讓創新科技型中小電力制造企業有了進一步廣闊的市場機遇。
采訪中,戴玨珺特別強調表示國家此次的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中,明確指出了推動智能互聯、配電自動化覆蓋率、降低電網線損、提高電網電壓合格率、新能源和分布式電源接入體系的完善、全面支撐智慧城市電網建設等方面的改造方向,可以讓廣大中小型企業在相關領域做很多工作,針對細分市場做好產業規化。作為對市場最為敏感的中小型企業群體,必須盡快抓好產品升級,抓住這次機遇,依靠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最后,記者在對戴總的訪談中了解到,浙江南德電氣作為國內智能無功補償領域的領軍制造企業,旗下的NAD系列智能電容器產品和末端智能調壓補償裝置在技術等各方面已相當成熟,完全契合本次能源局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中“降低電網線損及改善農村電網低電壓”的設備要求和市場需求。戴總透露說,南德電氣已提前布局電力互聯網+ 的“基于云平臺服務的無功補償裝置”,已獲得國內三大標桿性科技產業園區之一的杭州未來科技城2015年度50個重點科研項目的專家組認定,并且南德電氣將在今年底將把與ABB公司戰略合作的產品推向電力市場。
記者認為,對于南德電氣緊扣國內電力行業發展大勢,專注低壓無功補償領域、深挖細分需求的市場定位,未雨稠謀、技術創新的戰略規劃,這種清晰的自我修煉和提前布局,是企業面對經濟寒冬過程中的致勝之道。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和企業,相信南德人在致力電能的綠色未來之路上,能夠越走越遠。